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訪華:減貧努力缺乏問責機制

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在剛剛訪問中國大陸之後,批評中國當局打壓公民社會,減貧努力缺乏侵犯人權的問責機制。有評論認為,在缺乏人權的情況下,中國民眾難以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聯 合國網站8月23日報導,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力浦•奧爾斯頓(Philip Alston)當天結束了對中國大陸為期九天的訪問。他在離開北京前向媒體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成績顯著,當局在2020年建設沒有赤貧的“小康社會”的 政治決心毋庸置疑。但是中國當局一直忽視減貧在改善人權方面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應該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當公民權利在與發展相關的活動中受到侵犯時,問 責機制能夠為民所用。

美國紐約非政府組織“中國人權”資深政策顧問高文謙認為,在缺乏人權的情況下,中國民眾無法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他說:

“如果不談人權問題,民眾並不能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相反的,還要來承擔發展中的代價,比如環境污染、拆遷問題。”

聯 合國特別報告員奧爾斯頓指出,中國人大已經批准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並強調對保障這些權利的承諾。但是,要讓這些權利被視為人權而非廣義 的發展目標,應該採取三個必要步驟:第一,以立法或其他形式承認這些權利;第二,創立促進人權的機構;第三,提供問責機制確保對侵犯人權行為進行補救。目 前,公民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大多未在中國立法中獲得專門的承認,也沒有相關機構將其作為人權加以促進,缺乏侵權的補救和問責機制。

奧爾斯 頓批評說,中國官方近來系統性地縮小和控制公民對土地權利、工人權利和環境威脅等事務表達不滿的空間。 官方打壓人權律師的行動從2015年7月開始,並通過近期幾次定罪愈演愈烈;向官員請願的體系始終缺乏效率;對抗議採取懲罰性的應對手段;出臺旨在限制非 政府組織作用並嚴重限制外國基金會的新法律。這些事態似乎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縮小公民通過公共辯論影響決策或對被指人權侵犯進行抗爭的可用空間。

談到中國當局對公民社會的打壓,高文謙表示:

“中國對公民社會的打壓,實際上就是要鉗制言論,不讓老百姓有說話的機會,不讓老百姓有維護權利的機會。有人站出來為老百姓講話,所以他們要槍打出頭鳥。”

路 透社8月23日的相關報導說,聯合國赤貧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奧爾斯頓透露,他此次訪華本來要與一些學者會面,並事先通知了中國有關部門。但中方沒有安排 任何會面的日程。奧爾斯頓詢問了那些本來想會面的人,很多人都說,他們得到指示,被要求出門旅遊。奧爾斯頓說,他作為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始終奉行的立場 是:報告員有權會見任何他想見的人,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他此前在出訪過的眾多國家都是如此。

高文謙對此評論說:

“中國政府對待聯合國的特別報告員,完全是敷衍的態度,是在演一場戲,不讓國際社會瞭解到中國社會、經濟、人權各方面的真實情況。”

路透社的報導說,奧爾斯頓訪華期間被帶去參觀昆明附近的一個"模範"少數民族村。在那裡,官員們展示當地居民身穿鮮豔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但看不到當地居民的教育條件,以及為保護民族的語言和傳統作了哪些工作。

(新聞由自由亞洲提供)

地區: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