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 車流量難達標回本無期
發表時間: 2018-10-25 10:23
耗資千億的港珠澳大橋周三(10月24日)正式開通。這項劃時代工程被視為對三地經濟發展具重要意義,但香港部分政界和運輸業人士卻擔心,短期內大橋車流量將難以達標,有可能淪為“大白像工程”。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周三早上9點,也就是大橋通車一刻同步啟用。不少香港市民都專程到這裡過關,爭相拍照留念。有旅行社組織首發團,率先體驗經由陸路前往澳門及珠海。
有市民表現興奮。
香港市民:“一國兩制呢。很快呢,很開心很高興。”
過關後市民可以購票搭乘俗稱“金巴”,也就是來往大橋兩端口岸區的穿梭巴士,到澳門及珠海。至於選擇從市區乘坐直通巴士的旅客必須“人車分檢”,旅客下車過關,再到巴士停泊處上車。
香港有媒體派人分別乘搭經港珠澳大橋的穿梭巴士,以及在市中心乘搭港澳碼頭快速客輪,前往澳門,發現搭船快20分鐘到達目的地。
記者表示,當天早上坐船花了約1個小時到達澳門碼頭,連同過關與乘搭酒店提供的穿梭巴士,全程花了1小時40分鐘。
另一記者在抵達旅檢大樓後的45分鐘後,登上接駁穿梭巴士出發往澳門,坐車接近50分鐘抵達澳門邊檢大樓,連同過關和酒店巴士,花了2個小時才抵達酒店。
港珠澳大橋施工期長達9年。香港在主橋建造、人工島、香港口岸、興建連接道路等開支,動用超過1100億港元,但除了公共車輛,只有同時獲發俗稱“中港牌”,也就是大橋跨境私家車配額以及禁區通行證的私家車,才可以使用大橋,目前這樣的車輛只有5千輛。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強調,大橋運作初期流量不多是正常的。
陳帆:“大家必須明白,任何基建開通初期,人流和車流都會比較少,需要時間慢慢建立。”
擔心港珠澳大橋淪為“觀光大橋”
香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表示,大橋的配套設施明顯不足,旅檢大樓所在的人工島沒有足夠車位。當局限制車流量是為了避免新的問題出現。
黃碧雲:“如果我們不定一個限制,讓其他城市的車都可以來到香港,如果自駕游不是停在人工島,然後轉乘公車,就會增加香港路面汽車的流量。”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相信,由於中美貿易戰等因素,港珠澳大橋開通初期的車流量,將不會達到香港政府早前預計的每天9千多至1萬4千車次,估計可能需要10年才可以達標。有乘客基於通車首天交通疏落,擔心港珠澳大橋帶來的效益有限,淪為“觀光大橋”。
黃碧雲指出,更令人擔心的是,日後大橋還將面臨強勁的區內競爭。
黃碧雲:“港珠澳大橋(車流量)能否達標我是不樂觀的。將來珠江兩岸還有另外兩條橋:虎門二橋和深中通道。香港將面臨很大競爭。我覺得20年30年也不能回本。”
她認為這條花了9年時間興建的大橋只是形像工程,車流量能否達標以至能否回本根本不是政府首要考慮。
特約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