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Taiwanese Artistry: Sign Up for the Movie Screening of《Detention》TIDFF @Lund

瑞典時間2月28日,台灣國際民主誌影展與瑞典台灣協會合辦、Taipei Mission in Sweden協辦,在隆德大學放映台灣電影《返校》,與會者來自瑞典、荷蘭、秘魯、中國、美國、韓國等國。部分觀眾曾玩過《返校》電玩,討論電影與電玩的異同,並對白色恐怖中女性政治犯與電影中的女性告密角色特別感興趣。電影放映之後的座談會由隆德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的資深講師曾金燕與台灣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副理事長林芳如與現場觀眾交流。

曾金燕認為導演成功運用影像語言,創造了現實、心理與靈異三重空間,使故事更具自由度與層次感,讓角色有更多反思與選擇。她也欣賞電影透過懸疑驚悚元素,呈現歷史的暴力、英雄的複雜性及人性掙扎,最後諷刺學校改建房地產的情節令人會心一笑。

林芳如則指出,《返校》最初是電玩,因受歡迎而改編成電影。其科技感與懸疑元素吸引年輕觀眾,為轉型正義電影帶來全新樣貌,使其成為年輕世代的話題。她認為,歷史作為文化商品可行,電影、舞台劇與音樂等形式有助於讓轉型正義進入大眾文化,促進社會記憶與共同體意識。

此外,林芳如認為白色恐怖遺緒未消,「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仍是民主轉型的心理枷鎖。校園鬼故事的設定,引發對威權時期童年經驗的共鳴,讓不同世代的觀眾產生情感連結。電影也突顯女性在白色恐怖中的特殊處境,不僅女性政治犯遭受性別化暴力與迫害,家屬亦長期承受社會孤立與壓力,甚至與監控者發生複雜關係,顯示受害與加害之間的模糊界線。瑞典觀眾也表示,透過《返校》對台灣內部的壓迫歷史產生興趣,進一步思考台灣的歷史背景。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