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緊中國記者簽證 中國外交部揚言反制

美中兩國的媒體戰烽煙再起。美國國土安全部對中國記者祭出九十天的簽證限制,中國外交部則揚言反制。夾在這一波美中政治角力之間的一些中國記者,發現自己進退兩難。

美國國土安全部上周末在“聯邦公報”網站上發布新規定,自5月8日開始,收緊駐美中國記者的簽證期限為九十日,可申請延期。

中國外交部:要求美國“立即糾正錯誤”

5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批評美國作法,揚言反擊。

趙立堅:"美方以‘對等’為借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將嚴重干擾中方媒體在美開展正常報道活動。我們要求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否則,中方將不得不對美采取反制措施。"

美國國土安全部:新規為"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根據國土安全部文件,新規是對中國"壓制獨立新聞工作"的"對等"措施。文件中提到近期中國驅逐美國記者的事件,以及中國越來越多地發放有效期不到一年的記者簽證。

路透社引述美國國土安全部一位匿名的高級官員說,新規定將使美國國土安全部可以更頻繁地審查中國記者的簽證申請,並可能減少在美國的中國記者總數。"這將使得美國的國家安全受到更大的保護。"

九十天的限制將香港和澳門的記者排除在外,也不適用於持有綠卡的中國大陸公民。

受影響的會是誰?

根據美國國務院統計,2019年美國向為非美國媒體工作的中國大陸公民發放了425張簽證。

學術界及媒體界對於美中兩國逐日升級的媒體戰,紛紛表示擔憂。

"這屆政府可能沒有意識到,拿著I簽證(記者簽)的中國人,不是全為官方媒體工作的。而即便是為官方媒體工作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宣傳機器。"位於華盛頓的非營利組織國際女性媒體聯盟項目經理丁進告訴本台,美國的新規不但讓在美國的中國媒體人處境困難,也忽視了中國媒體人的多樣性。

目前,一些中國藉記者持記者簽證在美國的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半島電視台工作,他們也都將受到新規影響。

丁進擔心,最受影響的可能是相對獨立的中小型中國媒體,他們相對難以負擔駐外記者每三個月的簽證費用及可能的等待與折騰。此外,還將進一步影響美國新聞機構聘用中國藉記者的機會,而這些能讀中文、對中國有理解能力的記者,原本是促進美中相互了解的橋梁。

一位受影響的中國記者表達了他的無奈。不願具名的他批評這個政策已經類似於當年的排華法案,拿著一本中國護照成為想要追尋獨立報導的中國記者的原罪。

"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有人就把你貼上標簽是政治宣傳者。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新聞)工作都不太一樣,他們也是嘗試在自己有的空間裡面,去做一個更接近真實記者的工作。"

美中媒體戰下的"小塵埃":驅逐我們 誰會得利?

美中兩國近期不斷拿媒體記者開刀,升級媒體戰。今年2月19日,中國外交部以一篇評論文章冒犯中國為由,宣布吊銷美國《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京記者的記者證。

此前,美國國務院宣布將5家中國官媒機構認定為“外國使團”,視作中國政府的一部分。3月初,國務院進一步宣布對四家中國官媒祭出中國籍雇員人數限制,由一百六十人降到一百人。

中國接著又在三月中以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的美國記者做反擊。

" 在這兩邊工作的媒體人,大多都是非常了解兩國文化、並且想致力於構建那個橋梁的人。" 來自北京的Judy Zhu、前《中國日報》紐約辦公室多媒體記者告訴本台。

Judy Zhu2015年從中國到美國念研究生,2016年開始在《中國日報》實習、入職。2020年3月,她成了被中國官媒解聘的六十名雇員之一。她提到另一位被開除的同事,從一月回中國過節至今因為疫情與簽證還回不來,現在只能靠朋友幫忙打包,把幾年在美國的家當寄回去。

" 我的感受就是,怎麼自己突然變成新聞裡的一個數字。我不講這個事的話,大家都不知道,不會想到每個新聞數字背後,被影響到的都是這些小透明、小塵埃…...直接被卷入歷史的洪流中了。"

媒體人通常不希望成為新聞的主角,但在這一波美中政治競逐下,他們發現自己進退兩難。幾位在中國的美國記者也私下對未來處境表達了擔憂:誰在驅逐記者戰中得利呢?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