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致中國損失近200萬工作崗位

雖然美中兩國已經重啟停滯了約兩個月的貿易談判,但這場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持續擴大。美中貿易糾紛已經導致中國損失近200萬個工作崗位。
 
在美中貿易戰的陰霾下,中國就業市場似乎受到不小的衝擊。
 
香港《南華早報》日前的報道引述中國大型投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CICC)發表的報告說,中國的工業就業人數自去年7月起減少了約500萬,占總工業就業人口的3.4%以及全國總就業人數的0.7%,其中有將近200萬的職位喪失是與美中貿易摩擦有關。
 
曾經在廣東東莞經商的傑斯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說,近來看到有不少廣東一帶的廠家關廠撤資,這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
 
“對大部分在大陸的工廠來說,來自美國的訂單占比較多。一家工廠要是沒有美國的訂單,是不大可能能生存下去的。貿易戰之後,因為關稅、成本上漲的問題,加上中國周邊國家如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使中國競爭力下降。當美國企業看到有比較和選擇的時候,沒有什麼理由是不往外撤資的。”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研究報告還指出,有8個制造業行業直接受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影響。至少有150萬人因此失業。在此當中,計算機和通訊設備行業的崗位流失最嚴重,減少了4.9%;橡膠塑料行業的就業率下降了3.8%;電氣機械行業的下降了2.8%,金屬行業下降了2.6%。
 
《南華早報》的報道提到,研究報告並沒有將美國在今年5月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一事加入考慮因素中。
 
這也意味著其實中國的失業情況更為嚴峻,並將隨著關稅稅收的增加而持續擴大。
 
旅美中國學者何清漣對此表示:“美國這次打擊和制裁的就是上述領域。像電子產品涉及到知識產權。華為被制裁,外資考慮到美國的懲罰措施,所以就開始產業外移。2015年以後,撤離的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還有各大城市。除了有產業資本外,還有金融資本,連一些咨詢公司也撤離了。”
 
貿易戰只是外資撤離的一個因素
 
她特別指出,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只是讓在華外企從中國撤資的其中一個因素。
 
“貿易戰不打這些工作崗位就保得住嗎?我覺得也未必。只不過很多外資本來猶豫,貿易戰之後就下了決心,加快了轉移的進程。”
 
然而,中國官方對待美中貿易戰相關消息的態度非常謹慎。當局並沒有就貿易戰造成中國就業崗位減少一事公布數據,只是作出中國GDP最多會下降0.5%的預測。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26日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低於5.5%的預期控制目標。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平穩,就業水平與往年基本持平,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專家:官方失業率造假
 
何清漣指出,北京官方公布的調查結果明顯造假。
 
“中國自己也知道這數據不可靠。官方之前弄了城市登記失業率。這裡存在個大問題:農村的不算,城市失業人口但沒去登記的也不算。農業戶口人口占中國人口的60%,現在一半多的失業人口不登記。後來官方也覺得不好意思,就改成城鎮調查失業率,從每年的百分之四拉抬到大約5.4%上下徘徊,這把戲我看了很多年了。其實世界各國失業問題都比較嚴重,中國要跟別的國家不一樣,因為別的國家失業可以拿失業保險,大概只有城市登記的百分之四(的失業人口)拿點失業保險,所以中國不能承認這個。”
 
傑斯告訴記者,大批工廠倒閉導致失業人口上升,不少外資紛紛撤離中國造成就業崗位流失,加上高校畢業生大批湧入就業市場後卻找不到工作,這樣的負面循環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
 
“從短期看,失業肯定是個大問題,工廠龐大的勞動力怎麼把他們安排好是個問題。有本身調工的工人,還有每年接近1000萬年輕人會投入勞動力市場,這個數字是很龐大的。如果越來越多人失業的話,官方就會有維穩的問題。”
 
據了解,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7月召開會議,表示要“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外界預測,將於本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可能會推出刺激經濟增長和刺激就業的政策。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