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疲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一個多月前中國政府提出多項措施提振民營經濟,希望可以恢復消費者信心,但目前看來收效甚微。中國11月份的經濟數據疲弱,消費、工業生產增速雙雙放緩,工業增加值觸及2016年2月低位,早前公布的進出口增速驟降至單位數。
對中國經濟較具指標性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月同比增長8.1%,但增速比10月回落0.5個百分點,也是2003年5月以來最低。1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9.1%,而去年同期是9.2%。
中國統計局表示,消費不振,主要原因是汽車消費回落比較明顯,對消費的下拉幅度較大,同時汽油、柴油價格下調,石油類銷售也有所放緩。這兩個方面因素結合,對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下拉影響超過0.7個百分點。
上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比預期遜色。同期進出口總額超過2萬8千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比上月回落超過13個百分點。
中國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承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應能實現全年經濟增長6.5%的目標。
毛盛勇:“2018年整個經濟運行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還是非常好的,運行比較平穩,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目標應該說是沒有什麼懸念,如果說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直接可能是對進出口帶來影響,現在影響並不大。”
專家預期明年經濟增長難以保持6%
他說,出口增長減慢是由於外部環境出現新的變化,尤其世界經濟增長及貿易增長步伐放緩。
毛盛勇重申貿易戰對中國整體經濟影響有限,但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豪並不同意。
蔣豪:“國家統計局歷來都把很糟糕的情況說成很輕的情況。他自己說顯著下降對他來說就已經不容易了。從長遠來看對生產的影響更大一些,中國貿易戰未來對工業產品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他相信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可達預期目標,但明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未必可以“保六”。
蔣豪:“困難在於很多工廠和中小民企倒閉。民企面對國企的競爭,處境本已艱難,利潤空間非常狹窄,加上中美貿易衝突下,出口下降,生意機會減少,外資撤走,這些都是不太樂觀的因素。”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周四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五個堅持”、“六個穩”,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及進一步穩就業、穩投資等,籌劃明年經濟工作的方向。新華社報道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明年工作重點將繼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減輕各類負擔;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嘉遠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