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人民大學禁言論自由 康奈爾大學中斷合作

因不滿中國人民大學侵犯言論和學術自由,美國常春藤盟校之一康奈爾大學日前宣布暫停與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術合作項目。有評論認為這不會是單一事件,將來會有更多大學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采取類似的措施。
 
“我是楊舒涵。昨天晚上被強行綁架帶回家中。現在我的人身自由依舊受到限制。對此,我表示強烈抗議。我始終認為,我聲援坪山佳士工廠工人維權的事情是正義的、沒有錯,我將為此繼續抗爭。”
 
以上是中國人民大學大三學生楊舒涵發視頻講述自己因聲援深圳佳士工人而被打壓的情況。
 
英國《金融時報》星期一披露消息說,中國人民大學處罰了幾名在網上公開討論工人權益以及支持深圳佳士工人組建工會維權的學生。
 
除了上述的楊舒涵外,人大大二學生張子涵被老師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批評他在微信上發帖支援佳士工人,並要求他刪除帖子。
 
事件引發美國康奈爾大學抗議。康奈爾大學因此中斷了和人大的兩個學生交流和一個研究項目。
 
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大學王維正教授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說,康奈爾大學的舉動意味著美國要重新審視過去四十年與中國所建立的關系。
 
“(美國)本來抱的想法是透過和中國的交流把其引入國際社會的主流,能夠使中國更像‘我們’。但現在卻發現中國沒太多的改變。不但沒有達成改變中國的目的,反而讓西方社會對某些基本原則,其中包括,學術、商業自由作出妥協。我覺得康奈爾大學這件事只是一個開端。”
 
美國聖湯姆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葉耀元分析認為,除了出於對學術自由的考慮外,美國真正擔心的是與中國的學術合作所帶來的國安問題。
 
“如果為了學生,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最近美國國務院和國安局對中國可能竊取美國技術感到疑慮。美國的領先技術基本上都是大學裡開發的,所以這些大學教授人才對美國社會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學校)和中國學校合作時不能保證技術不外流。”
 
據了解,這是近年來外國大學首次出於對言論和學術自由受壓的擔憂,而暫停與中國大學合作。
 
《金融時報》的報道引述康奈爾大學工業與勞工關系學院國際項目主任費裡德曼表示,“人大對此采取的行動嚴重侵犯學術自由。我們想做的研究已經不可能繼續下去。”
 
報道認為,中國執政黨幾乎不能容忍學生團體對勞工問題發表意見,並指責這些團體受外國勢力影響、企圖搬弄是非。
 
那麼,這次的事件將對美中學術間的交流以致美中關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王維正教授說:“美國大學之所以能辦那麼好,最基本的信念就是學術自由對探索知識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而中國的學校則是為政治服務,所以兩國在學術文化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康奈爾大學的舉動)在中國看來是美國對他采取不友善的態度、政策。中國政府很容易陷入一種財大氣粗的想法,而不會去檢討為什麼和國外的學術交流會產生價值和體系的衝突。中國的反應很可能就是:我現在有錢了,能夠自費出國的人也很多。既然美國不歡迎我們,那我們就去別的國家。”
 
近年來,中國對外國大學的滲透,還有影響美國學術自由的例子層出不窮。去年發生的中國女留學生楊舒平畢業演講事件恰恰說明中國對言論自由的鉗制已經影響到美國。事件源於楊舒平在馬裡蘭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表示,在美國感受到自由的空氣,及民主和自由的可貴。這段講話遭到中國官方媒體及其追隨者的圍攻。楊舒平最後不得不發表道歉聲明,並關閉了社交媒體賬戶。
 
本台記者聯絡馬裡蘭大學詢問楊舒平的近況,但是學校方面表示無法提供她的近況。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