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融入大灣區 影響與美國關系?

由中共中央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周三(8月15日)在北京召開首次會議。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強調,建設大灣區有助豐富一國兩制實踐,並提到要把一國與兩制有機結合。外界一直憂慮,香港融入大灣區可能抵觸“美國-香港關系法”的條款。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周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主持會議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表示,大灣區的建設有助港澳融入國家發展,豐富一國兩制實踐。
 
韓正:建設大灣區要堅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韓正強調必須做到有機結合,包括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把中央依法行使權力和特別行政區履行主體責任有機結合,以及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維護特區法制有機結合。
 
他又形容,大灣區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是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載體。
 
根據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關系法”,香港奉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政策方針。美國把香港視作政治,經濟,貿易政策,各方面都和中國完全不同的地區。在對外政策方面,把香港特區和中央政府區別對待。
 
而一旦香港的自治權被削弱,美國總統有權修訂“美國-香港政策法”甚至頒令中止對香港的優惠待遇。
 
曾親自到大灣區考察的香港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在融入大灣區過程中,保留香港特色,維持一國兩制是重中之重,但能否讓國際社會安心,就要看香港政府的表現。
 
楊岳橋:這麼說吧,大灣區的合作,客觀而言,如果保持自己的話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問題是在合作的過程當中,你放棄香港的特色,才是削弱香港一國兩制,而且昨天(周二)香港政府在外國記者協會對陳浩天的舉動,也是跟一國兩制背道而馳。
 
提倡港獨的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周二曾在演說中呼吁美國要打貿易戰,就應該檢討“香港政策法”以制裁踐踏人權的香港官員。
 
香港城市大學前政治學教授鄭宇碩表示,未來美國會否修訂“美國-香港政策法“,重新釐定對香港的政策,取決於美中關系的走向。
 
鄭宇碩:要是中美關系不好,對方對中國采取制裁,香港當然會受到影響。你的東西(產品)雖然是從香港的企業出口,但是事實上還是在中國(大陸)制造,受到出口來源地規則影響。
 
除了質疑香港政府在這項大計中有多大發言權,鄭宇碩也批評政府沒有著力展開國際游說工作。
 
鄭宇碩:事實上也沒有好好研究,融入大灣區對我們(香港)有哪些好處。總體來說,我們看到美國對中國和香港的人權狀況並不滿意,特區政府會否找人去為香港的政治利益打拼,到美國去游說。
 
他以上世紀90年代,中國爭取最優惠國待遇為例,認為香港官員必須讓國際間意識到,打擊和制裁中國,最終必定殃及香港。
 
特約記者:高鋒  責編:胡力漢/嘉遠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