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稱中印同時撤軍 中國否認
印度外交部8月28日發表聲明表示,印中兩國已經同意,雙方都從兩國邊境戰略意義重要的洞郎地區撤軍,緩解了印中軍隊持續幾個月的邊界軍事對峙。有分析透露,媒體報道說,印度政府向中方表示將退出金磚五國首腦峰會,這可能導致中國當局做出了讓步。
據法新社8月28日報道,印度外交部的聲明透露,
在近幾個星期裡,印中兩國就雙方邊界對峙問題一直保著外交聯系。在這些外交聯系中,雙方都表達了各自的看法、傳達了各自關注的問題和利益。在此基礎上,雙方同意迅速從洞郎 (Doklam) 邊界的對峙地點撤出各自的軍隊。但聲明並沒有提供有關雙方同意撤軍的條件等信息。
報道說,印度對中國與不丹交界的洞郎地區並沒有聲稱擁有主權,但印度是不丹的盟國,並把不丹看作是印度與競爭對手中國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
報道說,印中雙方在洞郎地區持續幾個月的軍事對峙,曾引發國際社會擔憂,這兩個亞洲大國是否會因此陷入更大的軍事衝突。
總部在美國首都的非政府組織“國際聲援西藏”的副總裁布瓊-次仁認為,印度和中國決定從邊界對峙點撤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決定:
“首先,這是兩國一個令人歡迎的步驟,因為這大大減緩了兩國間沒有必要的緊張局勢。至於為什麼印中兩國現在達成了從邊界撤軍的協議,這可能與即將在中國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會議有關。如果該邊界問題得不到解決,印度領導人穆迪可能就沒法參加該會議。有報道說,兩國官員近時期來一直在積極對話,設法在金磚國會議前解決這個問題。”
法新社的報道說,印度與中國之間一直存在著歷史性的不信任,曾於1962年在印中邊界的阿魯納恰爾邦 (Arunachal Pradesh) 地區打了一場短暫的邊界戰,以中國取勝而結束。有分析人士對印中這兩個核大國之間的邊界對峙深感擔憂,並指出,這是印中兩國自1962年邊界軍事衝突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對峙。
報道說,雖然印度外交部的聲明稱,印中雙方都同意從衝突地區撤軍。但中國外交部卻表示,只是印度軍隊在撤軍。
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8月28日的消息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說,印方越界人員和設備已經全部撤回到邊界的印方一側。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而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當天也表示,印方已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到邊界印方一側,中國軍隊將保持高度戒備。
旅美中國學者謝選俊就印中兩國以撤軍解決邊界對峙的消息表示:
“印度與中國的邊界對峙是由於印度反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而引發的。但如果印中兩國邊界對峙持續下去,那對中國的一帶一路也會造成挫折。因此,中國方面這次讓步了。”
法新社的報道說,中印邊界對峙始於今年6月中旬。當時,中國在修建一條越過中國與不丹存在主權爭議的洞郎 (Doklam) 地區的道路。印度作為不丹的盟國,隨後在洞朗部署軍隊阻止中國的修路工程。中國指控印度侵入中國領土。印度則說,印軍進駐有爭議的洞朗地區是因為中國在那裡的行動對印度東北部邊界構成了威脅。
隨後,中國要求印度必須將軍隊撤出洞朗地區。印度堅稱,印中雙方必須同時從洞朗撤軍。中國官方媒體警告印度,若不撤軍,印度將遭受比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還要慘重的失敗。
在美國的“國際聲援西藏”組織的布瓊-次仁指出,據說是印度方面表達了要退出將在中國廈門舉行的今年金磚五國首腦會議,才導致中國同意與印度一道撤軍:
“金磚國家組織是一個中國倡導的、美國沒有任何作用的一個組織。中國認為,這個組織對它與美國在國家舞台上在其它領域裡的競爭是重要的,如果印度退出這個組織,那將對中國是個挫折。所以這被認為是中國做出讓步的一個因素之一。”
法新社的報道說,喜馬拉雅高原對中國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該地區為中國提供了進駐被稱為“雞脖子”的、連接印度主要領土和其北方邦的一片細長的陸路通道。
印中之間8月中旬還曾在喜馬拉雅山區邊界的拉達克地區發生過短暫的相互投擲石塊的衝突,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已持續幾個月的邊界對峙。印度國防部官員曾透露,中國邊防軍士兵在拉達克 (Ladakh) 地區的班公湖 (Pangong Lake) 附近,朝印度士兵扔石塊兒。中國士兵曾兩次試圖進入印度境內,但被印度軍隊阻止。局勢隨著印中邊防軍撤回到各自的邊界以內而得到了控制。
報道說,印中兩國間在邊界一帶沿著“實際控制線”的緊張局勢始於2014年。當時,中國邊防軍士兵進入了印度聲稱擁有主權的領土,引發了一場持續兩周的軍事對峙。該邊界對峙事件使習近平當時對印度的國事訪問蒙上了陰影。
印中兩國迄今還沒能解決雙方長達3500公裡邊界線和大面積土地的主權糾紛。
另據路透社8月28日的有關報道,印中兩國結束邊界軍事對峙的決定,是在即將於9月3日星期日在中國廈門召開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峰會之前作出的。印度總理穆迪有望前往中國,出席金磚國家首腦峰會。
(記者:希望;責編:嘉華 網編: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