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困難重重

中國官方媒體正為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造勢。有美國媒體報道,雖然中國官方說有29個國家的領導人將出席會議,但世界最富有的7國集團中,只有意大利總理出席。有分析認為,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困難重重,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不感興趣,英國脫離歐盟,中亞地區險惡的政治經濟環境都是這一工程難以逾越的障礙。

據美聯社5月12號的報道,中國當局試圖通過本周末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一步提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國際地位,為習近平提出的新的世界秩序拉開帷幕,表明一帶一路是一條條通向北京的大道。目前全球化在國際上遭遇各種挑戰,美國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正把重心轉向國內事務,歐盟正在忙於應對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等挑戰。只有中國領導人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一帶一路"的全球戰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打算利用中國的資金和建築能力在歐亞區域修建港口、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這些規劃的核心是中國。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鬥認為,中國當局提出“一帶一路”工程也是因為國內經濟出現產能過剩等問題,

“但是一帶一路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工程,是為了擴大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也就是軟實力。”

根據維基百科的信息,目前已有60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工程,大部分參與了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總人口約44億,占全世界人口的63%,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29%。

胡星鬥教授認為,自從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大陸的經濟舉步維艱,

“中國經濟陷入了中產國家發展困境。實際上,中國很多人口還沒有進入中產階級,經濟就陷入了中產國家的困境,希望借一帶一路把中國經濟帶動起來。但是如果這一工程萬全依靠國有企業參與,那麼前景不容樂觀。”

美聯社的報道說,“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歐盟國家反應並不熱烈,在世界強國中,只有意大利派總理出席,其他國家都沒有派首腦參加會議。美國政府5月12號表示,派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馬修•波廷格與美國商務部官員前往北京參加論壇。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說,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在全球範圍內並沒有受到普遍歡迎,

“印度和日本對中國充滿戒心,都不熱心這一工程。而歐洲出現英國脫歐,法國勒龐等極右勢力反對全球化,這都不利於中國的一路一帶工程。”

夏明教授認為,在一帶一路上的俄羅斯板塊也不容樂觀,

“俄羅斯最近遭到歐盟和美國的貿易制裁,經濟停滯不前,主要依靠能源出口。而石油價格持續低迷使俄羅斯經濟瀕臨崩潰邊緣。”

此外,中亞地區各國的政治經濟環境也很不穩定,夏明教授說,

“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家恐怖主義橫行,政壇很不穩定。這是一帶一路的起點線,中國要實現一帶一路的全球戰略面臨巨大挑戰。”

根據中國官方的宣傳,“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概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中國官方舉辦的“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定於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

(記者:高山;責編:嘉華)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