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奧運成績欠佳 “舉國體制”再遭質疑

2016年的巴西裡約奧運賽程已經過半,以往曾領跑獎牌榜的中國隊今年卻成績欠佳。截至8月16日,中國在獎牌榜上排行第三,而中國當局奉行的體育“舉國體制”再次遭到輿論的質疑。

2016裡約奧運第10個比賽日已經結束,中國以15塊金牌、14塊銀牌、18塊銅牌的成績在獎牌榜上暫列第三。美國第一,英國第二。而中國的金牌數比美國少了12塊,兩者的總獎牌數則相差30塊。

中國隊今年的奧運成績欠佳,不僅奧運首日沒有摘得金牌,在剛剛過去的優勢項目羽毛球混雙半決賽中也遭遇滑鐵盧。張楠、趙雲蕾不敵印尼組合,止步四強。

中 國隊的表現引發外界廣泛關注,網名“衛視觀察生”在微博分析說,本屆奧運,北京2008奧運國家對競技體育的大投入紅利已經消失殆盡,儘管觀眾看淡成績是 進步,媒體也在極力渲染這種氣氛,但射擊隊創下了7屆奧運的歷史最差成績,體操或許也面臨同樣的窘境,三大球無一突破,新項目和弱勢項目一如既往。

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8月16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中國向來奉行的“舉國體制”的弊端正在不斷顯現出來:

“中 共搞舉國體制已經多少年了,但這種舉國體制存在大量弊端,一個投入資金,再一個集中精力、集中國力。民間(不滿)的反響也很強烈,上面也難以為繼了,因為 要維持原來那個體制要很多投資,花很多錢,現在資金方面也緊張,所以在很多項目裡面都出不了線,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普及,就找幾個人去練,會枯萎的,必然 逐年地會衰弱。”

北京財新網總編輯胡舒立日前發表了題為《告別“金牌至上”》的評論文章,稱“金牌至上”是時候謝幕了,摒棄“金牌至上”,不是輕視甚至放棄競技,而是讓體育回歸本位。

而關注奧運比賽的北京律師梁小軍8月16日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身邊的朋友確實較少討論金牌數,不過是因為不少人認為這並沒有什麼意義:

“其實我覺得大家現在越來越比原來明白了,這種舉國體育得金牌和自己的生活沒太大關係,而且這種耗費納稅人的錢去奪取金牌可能更對自己的生活有影響,自己的權利有影響。現在我周圍的人沒有向從前那樣關注、那麼去討論金牌數了,因為大家覺得就那麼回事。”

另 一方面,在中國隊連連失誤的情況下,官方媒體一改往年的報導風格,轉而開始強調“重在參與”。100米仰泳銅牌獲得者傅園慧也被指性格率真,受到媒體及網 民的追捧,成為新晉“網紅”。對此,有線民表示:以前奧運會拿不到金牌就被罵,這屆成績不太好,別說罵連批評都不行,必須得說你已經盡力啦,要不就說你是 不愛國。運動員終究還是要看成績,別把體育圈當娛樂圈。

(新聞由自由亞洲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