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威脅 將壯大七一遊行
暴力威脅 將壯大七一遊行(簡錫堦)
2013年07月01日
《香港基本法》第23條2003年立法,擴大定義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的叛國罪,限縮自由人權。這項條文的立法過程引起香港各界反彈,引發50萬人上街的七一大遊行,訴求香港民主、普選甚囂塵上。
每年「七一遊行」已是香港民主運動的象徵和凝聚力,如同早期的台灣,每年「五一九」要求解除戒嚴的民主盛會,造成執政者的改革壓力。
民主承諾一再跳票
國際化程度和經濟發展均名列全球前端的香港,連民主制度最基本的投票權,都遭受剝奪,回歸時對香港民主建置的承諾一再跳票,帶來政治、社會信任危機。
房價狂飆、所得減少、中下階級生活日益艱困、貧富不均、社會安全網疏漏,在在都肇因於沒有選舉權,而得不到改善。權力來自宗主國,奉承上意而非民意,民生議題得不到有效的回應,香港人心知肚明。
七一前夕,「社會民主連線」黨主席「長毛」梁國雄遭到恐嚇,被威脅不能參加七一遊行;壹傳媒主席黎智英長期以來力挺香港民主運動,宣稱要參加遊行,其旗下的香港《蘋果日報》也有數萬份報紙,就在路邊遭人焚毀。這樣的暴力威嚇,將適得其反,恐激起香港民眾的憤怒,更壯大七一遊行規模。
這些行為都顯示當權者的畏懼,暴力往往就是懦弱者的非理性行為。中國維穩預算比軍費支持還高,威權統治的脆弱和恐懼可見一斑。民意如江河,採鯀的以「堵」治水方式,鎮壓圍堵,終將氾濫成災,沖垮廟堂。大禹以「疏」治水,引入大海,就是順民意才能長治久安的道理。
香港是台灣的借鏡
如果民主運動目標是要建立美好的體制,手段就要一致,不能採暴力抗爭和恐怖行動,否則反而讓統治者有動武的藉口,且得不到人民支持,民主陣營就會瓦解。要堅信「真理就是力量」,採不合作、不服從的抗爭。印度甘地違抗英國制定的鹽公賣法,帶領民眾到海邊製鹽及領導農民抗稅;美國黑人拒絕搭公車、進入白人餐廳、圖書館。非暴力行動讓統治者無用武之地而害怕,因而贏得了勝利,所秉持的就是真理和意志力。
香港若經由普選落實民主,不致帶給中國動亂,讓中國學習民主治理、建立信心,且從西部大城市普選開始,逐步推展及於全國,香港普選便是中國民主改革的領頭羊。香港也是台灣的借鏡,香港若無法普選,欲行統一台灣,根本緣木求魚,即便以武力遂行,也無法治理。
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