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學界百人聯署:中共威脅全球
近日,逾百名國際政界人士和學者簽署公開信,稱新冠疫情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中共的專制政權威脅中國人和全世界。
作為對百名中國學者致美國公開信的回應,截至4月14日早上,從歐洲議會成員到加拿大智庫專家,有超過一百名政界人士和國際學者發布致中國公開信。這封信題為《共產黨依靠恐嚇為主的政治統治方式危害中國公民乃至全世界》,呼吁重估中共的統治政策以及給全球生命健康帶來的威脅。
公開信直言,“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是一個自我殘害的傷口”, “當前的全球危機是許多人數十年來一直容忍或支持的政權引起的。”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中國本土、台灣和香港的民主鬥爭》一書作者傅洛達( Andreas Fulda)是公開信的主要編輯和中文翻譯者。他告訴本台,作為中國人的“諍友”,他有義務發聲:
“這就像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泄露的歷史重演。中共沒有透明負責地報告疫情,反而壓制吹哨人的聲音。不僅害了中國人,還害了全世界。中共的掩蓋就是原罪。”
十面埋伏,中國喪失國際信任
對於疫情之後此起彼伏的國際清算呼聲,傅洛達並不吃驚,他早在2014-2015年左右就看到中共“失道者寡助”的苗頭。傅洛達帶頭發起中國《境外NGO法》研究項目,多位歐洲NGO負責人告訴他,和中國社會經過數十年苦心建立的信任關系被中共打碎,令他們失望透頂,不想只聽黨的。
特別是2019年年底以來,傅洛達在英國教書期間接觸到一些歐洲官員,他們態度明確地對中共轉向批判。
傅洛達強調,“中共不明白,一旦信任被打破,很難再重建。我們真的想和中國打交道,但不是聆聽中國官員,而是非官方的中國(Unofficial China),包括有獨立頭腦的學者、維護公共利益的律師、記者等等。”
這些傅洛達渴望聽到的聲音被消失得一干二淨。這封公開信裡列出了他們的名字:
“我們與勇敢有良知的中國公民站在一起。在此僅列舉一些英雄:許章潤、艾芬、李文亮、任志強、陳秋實、方斌、李澤華、許志永和張文斌,他們為自由開放的中國冒著生命和自由的危險。”
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門前主任,現任美中政策基金會的主席王冀(Chi Wang)4月13日在《南華早報》發文《中國如何在掩蓋新冠疫情之後失去全世界的信任》。文章說,“習近平會試圖通過宣傳和審查控制民眾對其無能的回應,但全世界不會輕易忘記。他需要找到新方法,甚至更好的諫言者,來重建丟失的信任。”
他歷數中國曾在鄧小平領導下數十年來韜光養晦,重獲國際體系的信任,從貧窮落後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沒有國際社會敞開懷抱,沒有無數外交官、學者和記者坦誠相見,這一奇跡不可能發生。
王冀感嘆道,“有些信任也許太過樂觀天真,但都是辛苦積攢而成。信任在疫情之前已經打了折扣,但現在裂縫擴成深淵。”
傅洛達:中國到了十字路口,年輕人要像張文斌自我叩問
因批評習近平而“消失”的山東大學生張文斌,讓傅洛達念念不忘,讓他想到許志永的“新公民運動”:
“他一個人,很微小的力量。他被抓了,說明中共很怕他。每一個年輕大學生,其實有很大的力量。為什麼只有張文斌敢說話,大家怕嗎?還是不在乎嗎?”
傅洛達於2004至2007年擔任中國民促會顧問,參與進城務工子女援助和環境保護等多項NGO活動,並結識到很多身體力行的公民活動家,“中國人真行,有想法的可多了。”
這一切在習近平上台和《境外NGO法》實施之後蕩然無存,但是傅洛達堅信,中國的公民社會依然存在並且孕育著改變的希望。
盡管近日的《方方日記》和中泰表情包大戰展現出甚囂塵上的民粹主義情緒,傅洛達並不認為社媒上極端粗暴的“小粉紅們”足以為中國年輕人代言。
他有很多學生來自中國,愛國而不愛黨,甚至可以比西方人更成熟、全面的思考中國,他們可能沉默,但是不代表沒有想法:
“我最近和來自大陸的國際生交流,他們其實都在思考,知道中國現在面臨十字路口。怎麼拐彎?中國人要自己決定。有很多國際生是官二代、富二代,原來政治體制的受益者,但是他們現在也知道這個制度是不可持續的。”
王丹:可惜習近平不是蔣經國
在4月6日至13日這一周內,王丹等二十一人發起呼吁“習近平應當下台”的告國人書,征集到近兩百人簽名,讓他吃驚的是,其中有十分之一來自大陸實名簽署,十分之一來自中國留學生。
王丹表示,數十年後回顧,新冠疫情也許是中國歷史轉折的裡程碑,不但變幻了國際關系格局、削弱普通國人對中共的欽佩和信任,而且松動了習近平在統治集團內部的威望,2022年也許無法在中共二十大上連任。
傅洛達認為,如果中共想活下去,可以效仿蔣經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台灣的民主改革,言論自由,民主憲政,兼容並包。
王丹對此表示,中共走台灣模式已然無望:“台灣模式的基本特點是自上而下。中共願意改革,才可能走蔣經國路線,換句話說,我們得有蔣經國。可是習近平現在做的一切事,和蔣經國路線背道而馳。”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薛小山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