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紀錄片票房滑鐵盧 為何國人不買賬?
發表時間: 2019-09-17 09:41
去年,一部《厲害了,我的國》,對習近平領導的政府帶領中國取得的成績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宣傳,成為中國史上票房最高的紀錄片。近日,另一部彰顯中國全球影響力的紀錄片在京首映,隨後卻遭遇了票房滑鐵盧。那麼,這部全新紀錄片為什麼沒能繼續“厲害”下去呢?
這部名為《共同命運》的紀錄片講述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五個平常人的追夢故事。比如肯尼亞女孩格蕾絲搭乘中國合建的蒙內鐵路列車到首都尋找一位美術老師;再比如,一位新疆維吾爾族男孩因為酷愛籃球並刻苦訓練,終於見到了他的偶像姚明。
這部被媒體稱為“全球首部‘一帶一路’電影”8月22日在北京舉行國內首映會。導演曲江濤在活動現場說:“中國元素正在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普通人,讓他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走得更加順暢。”
據悉,這部影片制作歷時兩年,橫跨四大洲,行程約三十萬公裡,並邀請了中、美、英三國的資深電影人參與創作,攝制團隊高達三百多人,而馬雲和姚明更是友情出演。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共同命運》於上月底在全國院線公映後,卻並沒有獲得廣大民眾的青睞。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道,該片上映前五天的票房僅為一百萬元人民幣。相比之下,歌頌中國發展和成就的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去年上映首日就攬獲了超過四千萬元人民幣的票房。
對於《共同命運》為何遭遇慘淡票房的命運,旅美中國獨立學者王康認為,這反襯出了中國人在現有社會體制下的審美觀。
“從美學和價值觀來看,大陸人已經普遍墮落了。包括年輕一代在內的國人,對所有與現實利害無關的事物一概沒有太大的興趣。”
記者還注意到,本片公映後,公眾普遍存在的一大批評就是這部紀錄片的“劇情”色彩非常嚴重。在文藝社區平台“豆瓣網”上,一位網友直言:“劇本的痕跡真的太重了,實在對不起‘紀錄片’三個字。”另一位自稱參加了本片在廣州暨南大學的千人首映禮的網友表示,他去之前以為這是部紀錄片,但越看越不對勁。
導演曲江濤在接受中國央視電影頻道的采訪時表示:“我們用了劇情片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他們做的這些事情是我們設計的。”
旅美作家、資深媒體人凌滄洲表示,《共同命運》沿襲了中國官方慣用的宣傳手法,雖然刻畫的是普通人的圓夢故事,但實質上仍然是在為當局歌功頌德。
“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本片想營造一種萬國來朝的氣氛,還是那種中央大一統的夢想,對這些所謂的‘蠻夷之邦’具有向心力。這還是過去的那一套,也就是打造了一套所謂低人權、高經濟發展的北京模式。”
據報道,本片由專門負責“一帶一路”宣傳工作的絲路文化傳播聯合出品,制作團隊相當雄厚。其中包括電影《天空之眼》(Eye In The Sky)的編劇蓋伊•希伯特(Guy Hibbert)、BBC紀錄片《人類星球》(Human Planet)主攝影羅賓•庫克斯(Robin Cox)、以及電影《無問西東》總策劃、清華大學教授雷建軍。另外,本片六位導演中包括了獲得過奧斯卡紀錄片獎、艾美獎等國際獎項的大咖。
盡管如此,從票房來看,這部奢華團隊打造的“平常人的故事”並沒能博取中國大眾的眼球。但在凌滄洲看來,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次要的。
“大陸講政治效應,經濟效應都是其次的。政治效應就是又出新作品了,很容易通過宣傳部和廣電總局的審核。這還說明下邊的人能干事了,營造一種很忙乎的景像,然後自己也很麻醉,領導就更加麻醉了,如果他們能麻醉一小部分群眾,那就達到目的了。”
雖然《共同命運》描繪了“一帶一路”給各國民眾帶來的福祉,但有跡像表明,這項全球計劃的執行進展可能不會像策劃者想像中的那麼順利。
美國研究機構“絲路協會”(Silk Road Associates)與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Baker McKenzie)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各國對中國政治和貿易政策的反對可能會導致“一帶一路”項目喪失高達八千億美元的投資額。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目前已經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約5750億美元。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家傲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