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 美中經貿緊張 制造企業撤離

美中貿易對峙開戰以來,中方反應一直被視為能否破解目前僵局的關鍵因素。中國國務院發改委周二承認,目前中美經貿關系緊張,有中低端制造企業遷離中國,但影響可控。
 
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創下新低,中國國家發改委認為,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同意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本周二在發布會上稱,部分企業為了避開中美貿易摩擦而遷離中國,不過規模不大:“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實體經濟的困難仍然較多。目前中國制造業外遷規模並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就業等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
 
 
對於下一步計劃,孟瑋說,中國會著力深化市場改革,釋放內需,提升產業水平,提高制造業的投資吸引力,相信會把企業留在中國生根發展,也能吸引新企業到中國投資。
 
目前,美中貿易戰仍處於“談談打打”狀態。國際金融服務機構瑞信預期,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會繼續拖累中國制造業的表現,但下半年中國經濟不會顯著轉差。
 
 
瑞信首席中國經濟師王一在接受香港無線電視台采訪時說:“不擔心有‘硬著陸’,因為雖然制造業這一塊的確前景比較迷茫,但是國家現在已經開始推動房地產投資,甚至利用基建使整體的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得一定相對的保障。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前還是沒有變,還是停留在6.2%。”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一(15日)在推特上留言道,“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率是27年以來最低的。美國的關稅,對想要離開中國去非關稅國家的公司產生了重大影響,成千上萬的公司正在撤離,這就是中國想要與我們達成協議的原因。希望他們沒有打破原來的交易。”
 
對此,中國官媒迅速作出回應。《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美方“老調重彈”,強調征收關稅是由中方支付而不是美國納稅人這觀點在理論上站不住腳,而美國及國際獨立機構反復論證,大部分關稅是由美國企業及消費者“埋單”。
 
另據中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0萬億元(107846億元),同比增長3.4%。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12萬億元(123538億元),同比增長10.7%,支出大於收入。
 
但同一天,《華爾街見聞》被授權獨家發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的文章《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指出:多個現像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是真積極,甚至是緊縮的。
 
徐忠在文中稱:“中國的財政透明度很不夠,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眾監督”;“在沒有理清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財政與金融的邊界之前,將一些隱形債務劃到政府債務之外,這種做法可能引發地方政府的道德風險,償債意願降低,將財政風險轉嫁金融部門,勢必增加金融機構出現壞賬的風險”等。
 
大陸公務員陳虹女士對本台披露,發改委內部將再度進行機構改革,這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支出。她說:“今天上班在路上碰到省發改委的熟人,他們就說,發改委現在准備機構改革,調整行政職能,可能有些職能要劃走而作調整。這幾年,這些機構搞來搞去,勞民傷財,真的是瞎搞。”
 
最新一期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志本周二(16日),發表《貫徹落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講話》。文章強調,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密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做好改革成果鞏固和深化工作。”
 
 
 
記者:喬龍 責編:陳美華、何平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