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制高科技出口方案劍指中國

美國政府部門本周一(19日)公布一份限制高科技技術出口清單。學者認為,這些出口受到限制的高科技正是“中國制造2025”所需要的關鍵技術領域。

中美貿易戰談判停滯不前,但是美國對“中國制造2025”所進行的攔截,近期卻在快速推進。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本周一(19日)公布擬制定的針對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體系框架,當天開始對這項框架向公眾征詢意見,為期一個月。

該份清單羅列了出口管制的產品,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定位、導航和定時(PNT)技術、量子計算、機器人、面印和聲紋技術共14類。官方認為這些技術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工業安全署表示,這一舉措是為了保證美國在科技、工程和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受影響。

雖然該通知未提及中國,但均為中國發展“中國制造2025”所必須的技術。這意味著,一旦有進一步的管制措施出台,恐將影響英特爾、高通、英偉達、TI等美國半導體公司在海外的業務。學者預計中國將成為受此影響的國家。

學者: 受限清單明顯針對中國2025

北京獨立學者查建國,本周二(20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美國政府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出台上述限制,顯然是針對中國:“中國肯定是首當其衝,而且這十幾個領域也是中國制造2025,要重點發展的高科技領域,所以習近平講過要自力更生。我想這個(方案)也是中國政府估計到的。”

中國很多龍頭企業如中興通訊、華為、晉華集成電路等公司,對新技術及半導體材料的依賴較大。現旅居美國的學者孫志剛告訴本台,不少來自中國的游客或持有工作簽證的人,會以各種身份,搜集美國的新技術信息。他說:“我有一個朋友,他就是國安的,到美國來偷美國的技術。他是以翻譯的身份,他說‘我是翻譯’,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經常帶隊來美國。他是以合作的形式,又以購買東西的名義來偷技術。當然他現在不敢來美國,原因很簡單,怕美國抓他。我覺得在限制技術出口方面,美國早就應該做了,現在做還不算晚。”

中國經貿部門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披露,目前,從美國獲取的新技術可維持五年內的產品更新,如果美國全面封鎖新技術和產品,那麼“中國制造2025”,恐怕到2035年也很難完成。該人士還稱,中國財經界和金融界對G20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持“審慎樂觀”態度。

芯片及半導體材料是中國高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產品之一。目前,華為、中興使用的芯片及相關技術多半來自美國。美國商務部稱,該框架的基礎是美國國會今年通過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根據這一法案,涉及敏感商品和技術的出口需要預先獲得商務部批准,包括商務部有權對該技術的出口、再出口或轉讓建立管制。

美國商務部說,審查新興和基礎技術的過程中,會考慮這些技術在國外發展的情況,出口管制可能會對美國這類技術發展產生的影響,以及出口管制在限制這些新興技術向國外擴散的效力。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