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世界競爭力報告 台灣退步3名居全球17 中國13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天公布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在經濟表現等4大類排名下滑,整體競爭力居全球17,比去年退步3名,也被首度擠進全球13名的中國大陸超越,退居亞洲第4。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今年全球前5大與去年相同,但排名出現變化,美國擠下去年競爭力排名第一的香港,前進3名,重返全球競爭力榜首地位,香港退居第2位,其次依序為新加坡、荷蘭與瑞士。
台灣在63個國家中總體排名為第17,較去年退步3名。亞太地區排名也退步1名,居第4位,次於香港、新加坡與中國大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今年排名大幅躍升5名,競爭力排名晉升至全球第13、亞太第3,也首度超越台灣。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分析,中國在實質與無形基礎建設的投資,以及在法規制度面的改善,是整體排名上升的主因。
IMD評比有4大項目,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台灣今年的4項排名全數下滑。
其中「企業效能」比去年下滑5名至20名,主要是勞動市場細項指標從去年的26名大幅退步至38名,行為態度及價值觀指標也從去年的16名退至23名,其餘包括金融與經營管理兩項指標,表現也比去年差。
「經濟表現」方面,今年排名也比去年下滑2名至第14名,其中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排名退步最多,但就業與價格表現相對較去年佳。
「政府效能」部分今年排名雖然比去年退步2名,從第10名滑落到12名,但其中租稅政策與社會架構2項指標較去年改善,但經商法規與體制架構排名大幅退步。
至於「基礎建設」類別,今年排名小跌1名至22名,其中基本建設從去年的30名跌落9名至39名,技術建設指標表現也欠佳,下跌3名,科學建設表現持平,排名與去年相同,但醫療與環境及教育兩項指標表現比去年好,分別進步3名與6名。
綜觀台灣在近年IMD競爭力排名,2009年全球排名23,是表現最差的一次,2010年評比躍升為全球第8,2011年排名第6、2012年第7、2013年第11、2014年第13、2015年第11,2016年與2017年台灣競爭力均排名全球14,2018年台灣競爭力落居17名,是9年來最差。(編輯:廖漢原)1070524
IMD公布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較去年下降3名至第17名。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結構性問題沒辦法馬上解決,隨政策逐步發揮效果,未來幾年排名有望轉佳。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4大類,但台灣在4大類的排名全數下滑,分別跌至第14名、第12名、第20名以及第22名,其中又以企業效能下滑5名退步最明顯。
觀察台灣在「企業效能」各項表現,以「勞動市場」排名最差,退步幅度也最大,自第26名跌落至第38名。
國發會官員說明,世界競爭力報告的調查對象是企業經理人,評比時自然會從經營考量與企業成本的角度出發,而台灣的勞基法修正方向是朝保護勞工權益邁進,如縮短工時等,使得此項排名大退步,但其實單以「勞動市場」指標來看,排名退步不見得是壞事。
至於「經濟表現」大類排名下滑2名,國發會指出,主要是受到「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排名大幅退步影響,分別為第19名與第41名,主因是出口集中度高,以及外人直接投資排名落後,企業經理人憂心產業的全球布局調整會影響經濟前景所致。
本新聞由新頭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