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預太多 中國調查記者進退兩難

有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與6年前比較,目前中國大陸調查記者因受到外部內部行政控制施壓,職業認同感下降,從業人數銳減。有分析認為,中國當局對媒體管控越來越嚴格,記者和媒體難以對突發事件或社會問題進行調查報道。

據台灣中央社12月4號報道,中國《現代傳播》2017年第11期發表的“新媒體環境下中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顯示,這項調查是與6年前的相關報告做對比發現:首先,中國大陸傳統媒體調查記者從業人數減少幅度達57.5%。在2011年首次調研的74家傳統媒體機構中有30家媒體已經沒有主要從事一線調查報道的記者,新媒體機構新增調查記者數量有限,整個調查報道行業面臨人才流失和隊伍萎縮的嚴峻考驗。

江蘇無錫的民間環保人士吳立紅就此表示,和10年前相比,中國大陸媒體對環保問題的深度調查報道越來越少,

“以前無論是《南方周末》這些商業媒體還是《人民日報》等官方喉舌的記者,對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做一些深入報道。但是最近幾年,由於政府管控越來越多,一些敢於深入調查的記者不斷受到打壓和構陷。作為環保人士,我看到一些記者不但不說真話,而且說謊話。”

報道說,在總體特征上,當前中國大陸調查記者群體主要集中在澎湃新聞、財新傳媒、新京報、界面新聞、北京青年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大河報、中國青年報等,這9家媒體聚集了40%的調查記者。而瞭望東方周刊、財經國家周刊、南都周刊等原來擁有較多調查記者的新聞雜志,如今已基本沒有主要從事調查報道的記者。從地域看,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新媒體機構比較重視調查報導。

在西安的原陝西電視台記者馬曉明對本台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的突發事件發生後,很少有官方媒體記者進行深入調查,比如北京的紅黃藍幼兒園虐童醜聞和驅趕低端人口事件。他說:

“調查記者都是跟著政府唱同一個調子,不敢作任何獨立的調查。”

這項調查報告還顯示,在工作滿意度上,中國大陸調查記者自我評估的工作滿意度並未顯著下降,而新入行和新媒體機構調查記者的工作滿意度比較高。

馬曉明對此表示,中國大陸調查記者目前處於進退兩難境地,

“(他們)如果不跟著政府的指揮棒轉,就會丟掉飯碗。但是,不實事求是又違背記者的天職和自己的良心。”

調查還顯示,中國大陸調查記者的職業忠誠度普遍較低,還伴隨高度的職業不確定性,有高達36.8%的調查記者不確定未來還會從事多久的調查報道;有43.6%的調查記者明確表示,5年內不再從事調查報道。

(記者:高山;責編:嘉華 網編:李想)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