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美中若爆發貿易戰 中國損失更大

“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發布對中國市場的最新調查報告認為,如果美國和中國發生貿易戰,將對中國更為不利;因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附加值僅為美國GDP的0.7%,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附加值則相當於中國GDP的3%。

據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8月21日發自北京的報道,為跨國公司游說的“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當天發布的報告,是根據各有關國家的出口數據撰寫的。

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附加值相當於美國GDP的0.7%;歐盟中國的出口附加值相當於歐盟經濟產出的1.6%;日本對中國的出口附加值為日本經濟產出的2.1%。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附加值幾乎相當於中國GDP的3%。

文章說,這表明,如果中國與美國發生貿易衝突,中國遭受的損失會高於美國。而且美國和其它主要發達國家的出口業,不會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太大影響。

報告作者之一、“世界大企業聯合會”高級經濟學家埃裡克-倫德(Erik Lundh)在報告中表示,從這些數據看,美中貿易戰對美國經濟似乎不會構成重大威脅。

但他也警告說,如果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爆發全面貿易戰,對美中兩國的間接傷害都將非常大。美中貿易戰將會波及兩國關系的其它重要方面,如,美國消費者可能面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衝擊。美中貿易戰還將導致通貨膨脹對消費者產生直接影響。

旅美中國學者謝選俊也認為,如果美中兩國發生貿易戰,中國方面面臨的損失將是巨大的:

“如果美國與中國之間發生貿易戰或斷絕貿易關系,美國反而會擺脫上千億美元的與中國貿易逆差問題。美國能夠生產尖端到低端的所有產品,並且從糧食到石油都能自給自足,而且也有足夠大的市場。而中國很多高端產品到現在還沒有能力生產,如果沒有貿易,它的經濟就完全沒法兒運轉了。所以,如果美中貿易戰發生,中國經濟將遭受嚴重打擊。”

《金融時報》的報道說,“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的報告擯棄了對貿易數據的傳統分析方式,如,傳統做法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加拿大拖拉機完全視為是加拿大對中國的出口產品,即使其部分配件來自美國。“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的報告則將出口中國的加拿大拖拉機中的美國配件計算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同樣,報告將在中國制造、在美國銷售的iPhone中,來自韓國和台灣的配件計算為韓國和台灣對美國的出口。

報告說,盡管中國彙率政策和出境旅游等因素對跨國公司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在“上升”,但從貿易角度看,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依賴度並不高。

但文章指出,也有些例外,如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附加值,相當於韓國年GDP的6.8%;而自然資源出口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附加值相當於澳大利亞年GDP 的4.4%。因此,中國曾試圖利用對韓國的經濟影響力來阻止美國在韓國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

美國托萊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冉伯恭就美中貿易戰對哪方的經濟更有害的問題表示:

“美中貿易是相當復雜的,因此兩國貿易戰會使哪一方受挫最大還取決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會使什麼樣的等。而中國方面可能會盡量在兩國貿易不平衡問題上做出一些讓步。”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8月18日發表題為“對華貿易戰,美國打不贏更打不起”的文章,以美國出口的26%的波音飛機、56%的大豆、16%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目的地是中國為例,認為美國打不起也打不贏對中國的貿易戰。

文章還說,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審查中國的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

旅美中國學者謝選俊就此表示,《人民日報》的文章顯示,中國當局為了避免美國對中國進行貿易行動而發動了全面宣傳攻勢:

“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的話,對中國經濟的大機會很大,而中共現在就是靠為國民提供較高的GDP增長率而維持其政權,因此發動宣傳攻勢。但它肯定也清楚實際情況如何。”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文章還說,中國商務部今年5月25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系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價值鏈中,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總體上雙方互利共贏。

文章說,根據中方統計數據,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9%來自外資企業,61%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從加工貿易中只賺取少量加工費。而美國則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節獲利巨大。

文章說,中美建交38年來,雙邊經貿合作從小到大,合作領域不斷拓寬。2016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5196億美元,比1979年增長207倍;雙邊服務貿易額超過11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逾1700億美元。中美貿易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

(記者:希望;責編:嘉華 網編:郭度)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地區: